抗战历史中,我们有打的十分漂亮的胜仗,也有损失惨重的胜仗,更有无法抵御日军大军进攻的战役,当然不可能避免的就是失败,有这样一场战役可以说是“惨败“。
这场惨败就是后来所称最为耻辱的战役——中条山之战一九四一年,日本集结了十万的大军,在飞机的支援下,从除南边的其余三个方位大举进攻中条山,形成了包围态势,就算是国军有二十万大军,也没有丝毫震慑日军的动作,这场战役就这样打响了。
中条山,一样是一个战略重地,对于当时已经驻扎在那里的国军来说,这个地方作为根据地,既可以瞰探到豫北,晋南等地方,前进可以袭击日军,干扰日军进军的步伐,退回来又可以凭借山峰的天然防御力进行防守进攻,甚至可以在战争中起到之撑的作用。同样如果日军得到中条山,就可以轻松将所占领的地方连结在一起,直接占领整个华北地区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日军才不顾一切的进攻中条山。
展开剩余46%但是,面对比自己兵力少了一倍的日军,国军显然没有将敌方放在眼里,自恃身居险峰之地,领导指挥混乱,没有真正的战略方向,军队散乱不堪一击。反观日军,呈三方包围态势,疯狂进攻,有条不紊。说来也讽刺,短短二十天啊,二十万的驻守军力被一击即破,溃不成军,将士死亡五万,四万被俘虏,日本方面战死的仅有三五位数,身受重伤的也仅有千数之人。二十比一的伤亡比例,多么刺眼的数据。这到底是为什么?我们没有办法臆测,但是尽管日军武器装备顶尖,骁勇善战,国军的战斗力论单兵能力无法与之比拟,但是毕竟是二十万的兵力,在这区区二十天的日子里竟然全线溃败。这场耻辱的战争也被成为了抗战历史上最大的耻辱,也为后来我们的反抗战争添上了荆棘的一笔。
尽管这是一场耻辱的战争,但是在这短短二十天里,依旧有那些英雄所涌现,向着敌人展示着中国人的信念。在领导人无所作为的情况下,二十七师全体官兵浴血奋战,尸体堆满了中条山,尽管最后的结果是那么悲惨,但是没有一个做了日本人的俘虏,副市长转身跳入黄河宣告着我们的决心与骨气。
发布于:天津市